净化河湖生态 扮靓公园美景!石龙压实黑臭水体整治责任
i沙巴体育外围app: 2019-09-29 20:56:15

9月20日上午,石龙中山公园内正在施工,但湖泊周边仍汇聚不少街坊。邓伯站在凉亭下,指着一棵百年古榕树说,“我们小时候就在这树下玩,一晃70多年了。”庆幸的是,现在湖涌水质逐步好转,消除了黑臭,不少老街坊又回到公园里散步遛弯。

▲整治后的石龙中山公园湖边,成了市民休闲好去处

石龙中山公园位于闹市区,园内有一个约8000平方米的湖泊。因汇聚周边生活污水,曾长年发黑发臭,让人掩鼻而过。2017年以来,石龙镇贯彻落实河长制工作部署,针对辖区黑臭水体进行全面整治,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立行立改。如今,中山公园湖的水质变清,不仅重新成为街坊的休闲好去处,还被周边学校当作环保教育宣传基地。

公园“臭水塘”变身“休闲地”

站在石龙中山公园湖边可以看到,沿岸都是挺拔的水杉树,周边的老榕树枝开叶散,湖边还修建了大理石护栏,湖中的生态浮岛上长满了水生植物,不少街坊围着湖边散步看鱼。

石龙镇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工作人员简建伟说:“三年前,这里名义上是湖泊,实际上就是一个臭水塘。”他告诉记者,整个湖泊沿着公园呈半月形,长约300米,面积约8000平方米,水深一至两米。由于湖泊是封闭式水体,没有流动活水补充。周边餐馆和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流入湖涌,补水主要“看天”,污染物在湖底经过长年累月积聚,致使水体呈现黑臭,水质监测结果为劣Ⅴ类水质,又黑又臭。

转机出现在2017年。当时全市重拳整治黑臭水体,石龙镇积极回应群众诉求,将中山公园湖整治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,制定了专项整治方案,成立专项整治工作组,明确整治时间节点。先“截污”,管住污染源,通过铺设截污管网,收集周边生活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,阻断了污水直排现象。再“修复”,引进专业治水机构,采取培育净化水质菌群等生物技术,改善湖泊水质和底泥。最后落实“美化”,设置生态浮岛,通过水生植物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,达到净化水质、美化水面景观的效果,还为水生生物栖息提供空间。

多管齐下,湖泊水质逐步好转。经过近两年的整治,目前湖涌水质基本达到V类,湖水可以浇花种菜,成了公园内的天然景观。邓伯在石龙太平路住了70多年,他笑着告诉记者:“水比三年前干净多了,住在旁边现在可以开窗睡觉。”而位于公园旁边的石龙中心小学,如今将公园当作教育教学的基地,时常组织学生到湖边写生,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活动。

引导市民参与保护饮用水源

用心整治公园湖泊,切实改善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,只是石龙镇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的缩影。

今年以来,石龙镇加快截污管网建设步伐、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、加强跨镇河涌综合整治等工作。全镇22个入河排污口,已完成20个排污口整治任务。而黄州水厂尾水排放口整治正在开展勘察设计,正龙豪园小区的排污口也正加快推进整治工作,力争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治任务。各级河长积极巡河,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,石龙镇、村两级河长共巡河870次,巡河发现和解决问题260个。积极推进河湖“清四乱”和“五清”工作,清理水面漂浮物约950吨,清理整治违法堆砂场2处。如今,石龙河湖基本实现无成片水面漂浮物、无行洪障碍物、河湖两岸无违章建筑物。

石龙镇林屋村党工委书记邓惠钊目前还担任东江南支流(石龙段)村级河长,“每周至少巡河一次。”由于东江是沙巴体育外围app:饮用水水源,石龙段还增设了铁丝栏网,设置警示标志,劝导市民群众不要到河里游泳,保护水源。同时,加强与周边村(社区)和城市的联动,发动护河志愿者清理水面垃圾,引导市民群众参与保护饮用水水源。

邓惠钊说:“石龙中山公园那个没有活水水源的臭水塘都能够整治好,东江有源源不断的活水,只要大家齐心协力,肯定能够治好、管好。”值得庆幸的是,现在东江南支流水面漂浮物已大幅度减少,基本没有成片的垃圾现象。“我每周巡河,看到垃圾就会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保洁。”当然,邓惠钊更希望周边市民群众一起来保护东江,“不乱丢垃圾,不到河里游泳。”

同时,为有效减少生活污水对东江北干流的影响,石龙镇还在新街口和九龙涌,对两个入河排污口实施24小时全面应急截流措施,并建立管护长效机制,确保无污水流入东江北干流。今年以来,石龙南河、石龙北河两个省级水质考核断面全面达到Ⅱ类水标准,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%。在2019年度第一、二季度城市水质评价指数考核中,石龙镇均居全市第一名。

全媒体记者 周桂清 文/图

编辑:黄刘意